马克思·韦伯

1864年4月21日,马克斯·韦伯生于德国埃尔富特市。他的父亲是纺织业实业家兼批发商并且是一位法学家,母亲是位很有文化修养、热衷于宗教和社会问题的妇女。
1882年,18岁的马克思•韦伯考入海德堡大学,在法学院注册,同时攻读历史、经济、哲学和神学。他为曾经担任过帝国军队的军官一直引以为荣。
1891年《罗马农业史及其对公法和私法的意义》发表。这篇论文以及他和莫姆森教授进行的答辩使他获得了教授资格,在柏林大学谋得了一个教席,从此开始他的大学教授生涯。
1897年,由于患严重的神经官能症,不得不完全停止工作达四年之久。
1904年去美国参加在圣路易斯举行的社会科学大会。新大陆给他的印象极为深刻。他在大会上作关于资本主义和德国农村社会的报告。同年,《耶稣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》一书的第一部分及《社会科学和政治中认识的客观性》发表。
1905年俄国的革命使韦伯对沙俄帝国面临的问题发生趣。为了阅读俄文原著,他开始学习俄语。1906年发表下述论著:《俄国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势》、《俄国向装门面的立宪法主义演变》。
1908年韦伯对工业社会心理学发生兴趣,出版了两本这方面的著作。
1909年《古代社会的农业生产关系》发表。开始编写《经济和社会》。
1913年发表论文《论广义社会学的某些范畴》。
1916年多次去布鲁塞尔、维也纳和布达佩斯执行各种非正式的秘密使命,尽力劝说德国的领导人物避免扩大战争,同时他也断言德国对全世界政治负有责任,并认为俄国是主要威胁。德国投降后,他是前往凡尔赛签署和约的德国代表团的一名专家。
1920年6月14日,韦伯在慕尼黑逝世。
韦伯是德国社会学家、经济学家和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,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,主要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,被称为“组织理 |